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3/11 15:00:28来源: 新华网

绿色何以绘出城市幸福底色?从成都“算法”探寻关键密码

2022-03-11 15:00:28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李周琴

  城市的万千美好,发源于自然天成。伫立在距离成都60多公里之外的青城山之巅,举目向东北方向眺望,历经千年川流不息的都江堰,正静静地滋养着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

都江堰市宝瓶口(摄影:刘泽睿)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的馈赠,更凝结着世代成都人对生态文明朴素真挚的思考与探索。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城市成都,坚持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统揽,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绿意盎然的龙泉山下,众多整车及配套企业茁壮发展;波光粼粼的青龙湖畔,晨跑的市民“邂逅”了全球罕见的青头潜鸭;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市民通过绿色出行、参与低碳活动等便可获取碳积分……从企业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绿色,正在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和突出特色。

  ·善用“加减法” 以绿色涵养城市气质

  在成都金融创新中心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工地扬尘颗粒的在线监控设备紧张地忙碌着;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收集生产过程中有机废气的VOCs处理系统正在有序运行……这些分布在城市各处的绿色工地和工厂,折射出近年来成都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用绿色发展涵养城市气质的现实路径。

  绿色发展,考验取舍之道。以制度之力助推污染防治,成都接连出台《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版)》等政策条例,可谓之“加”;关停或淘汰34户企业落后生产线(设备),2021年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9万余辆,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企业700余户,实现全市剩余大蒸吨燃煤锅炉“清零”,可谓之“减”;遥望雪山的次数从2016年的35次,增加到2021年的63次,可谓之“加”;冬季污染天数由2016年冬季75天降至2021年冬季31天,可谓之“减”……

2020年8月13日清晨,成都市民在家里拍到的四姑娘山。(摄影:施歌)

  “加”“减”之间,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两大战略交汇点之上的成都,正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平衡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在协同中实现发展和生态双赢。

  路虽远,行则至。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建设“示范区”,成都正不断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图景。

  ·妙用“乘除法” 用绿色诠释城市担当

  “2021年,我们首次在东安湖发现了桃花水母,这是一种珍稀水生动物,其生存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据东安湖公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个兼具水库与生态修复功能的综合性水生态治理项目,东安湖通过设置无人岛、建设八大生境等举措招引鸟类,吸引了大量白鹭、斑鸠等野生鸟类安家落户。

  万千草木,珍禽异兽,生机勃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秉持“万物共生”,成都以良好的城市生态本底做“乘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做“乘法”扩大城市与生命体的联接,与自然万物共享城市生态之美,蕴含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城市温度与胸怀。

  放眼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人类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与生命体温暖相连之外,一场“刀刃”向内、敢于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做“除法”的系统性变革,正在成都发生。

  谋定而后动。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总体目标,成都正积极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双碳”贡献成都智慧与方案。

  ·取最大“公约数” 用绿色汇聚城市力量

  每年的11月前后,伴着持续“上线”的冬日暖阳,遍布大街小巷的银杏,给成都披上了金黄的外衣。市民纷纷走上绿道、走进公园,化身摄影师,记录下这场与银杏的“冬日之约”。与“在阳台遥望雪山”一样,在成都,人人共享的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人民至上”的超大城市谋求生态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激发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汇聚起全民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

  2020年,成都在国内首创提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倡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截至2021年底,“碳惠天府”已阶段性完成绿色公益平台建设,吸引了超60万用户参与其中。

  事实上,在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上,成都早有行动。2019年11月,成都探索创建全国首个“个人环保信用引导评价体系”,激励公众自觉关注环保、参与环保、践行环保。更早之前的2017年,成都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上线网络理政及权威发布平台,搭建起了公众监督、反映环保问题的快速解决通道。

  新的一年,新的期待。随着中共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召开,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成都新的愿景。作为城市自然有序生长的关键“密码”,绿色,还将为成都带来哪些可能?且拭目以待……(制图:李婷玉)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6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