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就能看到雏形了。”3月16日,成都东部新区方家林大道的一处工地上,阿里云IDC建设西南区域负责人卢其昌估算着项目建设的工期。
卢其昌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源于项目的设计——这个建设中的数据中心可能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园区使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紧张的是建设的进度。按照计划,明年3月一期项目就要投入使用,时间紧迫。
成都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是阿里集团面向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将覆盖成渝两地数据业务,服务范围将辐射整个西南,打造世界先进的新一代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
此刻,项目现场正进行地下管廊铺设等工作。虽然放眼望去还是一片工地,但卢其昌已在心中把成型项目的图景描绘了无数次。“这里就是我们C栋数据中心机房的位置,是整个园区最先交付的一栋数据中心楼。”
目光聚焦在创新上成本高了,但更绿色了
“如果要选择这个数据中心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我会选它的PUE(数据中心电力使用效率)。”卢其昌介绍,在规模部署应用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基础上,该数据中心的PUE 最低可至1.15。
这是个什么概念?从全国标准看,去年7月,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到2021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1.15的PUE,已站在全国行业顶端。更低的PUE,意味着提供同样的算力服务,使用更少的能源。降低PUE,是当前国家推动建设低碳绿色数据中心的大趋势。
这是如何做到的?浸没式液冷技术是关键。整个项目的所有服务器,都将使用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
与其他空调降温方式不一样,这项技术是将所有服务器都浸泡在液体中,通过液体带走服务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以达到服务器稳定提供算力的目的。目前,全国已有部分机房使用该技术,但大规模、全园区使用,成都阿里云数据中心可能是第一个。
为何此前没有全园区大规模使用?成本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这个方案实施的关键之一,就是看似清亮、透明似水的电子氟化液。氟化液具有绝缘且不燃的惰性特点,是最适合做冷却液的材质,在国外应用较成熟,因此之前市场主要供应商为国外厂商,成本居高不下。卢其昌说,“虽然贵,但在推动双碳背景下,推动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创新应用是值得的。”
从全省范围看,今年以来,各投资方也把目光聚焦在创新上。以今年四川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例,创新与产业领域强基础项目达51个,投资1277亿元,占比55%。
《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四川将扩大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重点加快建设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体系、智能算力体系、工业互联网体系和未来网络。“目前,各项进程都在稳步推进中。”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5G基站数量为例,目前全省已有5G基站7.5万个,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25万个。
目的集中在产业上 国产替代,致力形成生态普惠
当初在项目签约仪式上,阿里云基础设施事业部负责人周明就表示,希望能借助项目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有许多算力需求业务,尤其是一些对时延要求高的热数据,都会是今后这个数据中心的承担重点。”卢其昌介绍,对热数据而言,反应时间增加1—2毫秒以上就难以接受,这就让数据中心的最佳辐射范围控制在300公里内。“项目落地东部新区,能更好地辐射成渝地区。”
省发展改革委刚刚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更让他们看到了机会——前2月,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其中,与算力紧密相关的72个现代产业项目已开工65个,48个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生态屏障及公共服务项目已开工35个,25个产业创新平台及共建西部科学城项目已开工24个。“机遇这么好,我们就更要做好。”目前,阿里云基础设施团队正为进一步降低浸没式液冷成本进行研发工作。“比如电子氟化液成本,我们正与相关企业合作,尝试将冷却液国产化。在此基础上,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成本将大幅降低,同时,也将推动液冷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形成生态普惠。”(记者 唐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