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4/21 10:10:59来源: 四川日报

地球日看四川: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格局

2022-04-21 10:10:59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人间最美四月天,我们即将迎来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1970年发起至今,世界地球日逐渐演变为全球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在4月22日前后,全球超过190个国家的人们自发地为保护地球而呼吁,“保护地球、珍爱自然”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世界地球日,目光投向四川。山清水秀,举目葱茏,行走于川蜀大地,各具特色的美景总让人流连。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重任在肩,四川一直将“绿”作为发展的底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铺展生态之底色,绘出国土空间绿色版图。

  从上到下 构建绿色空间格局

  世界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当我们说起自然景观时,这里有九寨沟、青城山、若尔盖、峨眉山……当我们说起万物生灵时,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高山杜鹃、蜀南竹海……

  从太空俯瞰地球,这个地方无疑是中国大地上特别的存在:西部群山耸立、万峰直插云霄,东部则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大型盆地,东西部景观迥异。

  这种迥异,塑造了“各美其美”的自然景观,也为人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温床。

  这里是四川——人与自然共同的“天府之国”。

  把地球赋予的宝贵自然财富守护好传承好,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维系着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是巴蜀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8年11月,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挂牌成立,立足“规划引领、管控约束、要素保障”的职责定位,在首部“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中深植“绿色”基因,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走向“多线合一”。

  近4年来,这幅“总施工图”按照空间全境规划、资源全盘统筹、环境全域提升的思路,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优化布局,为四川绿色发展描绘新图景。

  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草案中,“绿色”指向无处不在: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性大幅提升;到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到2050年,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川相适应的高质量、高品质绿色国土格局。

  规划导图如何落地成景?一面出重拳。四川从维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发展大局出发,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明确红线即是“高压线”。大气、水环境质量状况每月公开,约谈排名靠后的市州已成为惯例。

  一面出实拳。在全国率先启动省、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以生态修复分区为基础,部署金沙江上游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等10项重大工程和20个重点项目,抓住“牛鼻子”,瞄准薄弱点,向生态脆弱区发起攻坚战。

  在《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将四川划分为“四区九川”的山水格局,确定生态保护修复一级分区8个、二级分区22个。与此同时,全省各市(州)和重点生态县同步推进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全国首个市级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明确技术路线、传导修复分区和目标指标,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生态修复规划衔接机制。“串珠成线,连点成面,一杆到底推进四川生态修复全面开花。”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有上下联动,还有左右协同。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要求,四川正联合重庆,围绕长江、嘉陵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编制专项规划,预计6月底前完成编制。今后,两省市将以此规划为引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探索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左右岸生态共建共享。

  从治到质 打造绿色生态系统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地球对人类的馈赠,善用则造福一方,滥用终将自食其果。

  华蓥山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因为过度采矿,曾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出现。

  改变始于2017年的一个国家重点项目。当年底,广安市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华蓥山区修复工程”)作为全国6个项目之一、四川省唯一的项目,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这是一次突破性的修复——改变过去环境治理的传统模式,首次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视为共同体,开展“一盘棋”系统性修复。

  按照“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的修复思路,华蓥山区修复工程总投资11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1万多公顷,相当于1.4万多个足球场,修复后的华蓥山逐渐恢复了生机。

  保住了水土,就是保住了发展的根。广安市邻水县金垭村曾是撂荒村之一,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产业村,先后发展了山地蔬菜、无花果、桃子、李子、柑子、中药材等产业,部分订单直供重庆大超市。

  从单一要素治理,到全生态系统品质提升,四川正以“全域”为突破口,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全要素综合设计,去年6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截至目前,已有41个乡镇纳入试点范围。

  “全域”探索实践中,试点地既做加法,保护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做减法,优化建设用地,盘活闲置资产,走出集约节约之路。“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逐步构建起集中连片、产业融合、生态宜居、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全域”指导思路下,生态系统全要素被激活,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去年全省优良天数率达89.5%,森林覆盖率达40%,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正成为成都人朋友圈里日常可见的诗意生活。

  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巴蜀大地上,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一幅幅美丽画卷不断铺展,这是四川交出的生态保护答卷。

  从美到强 探索绿色价值转化

  乌蒙山区,曾是全面小康征途上“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因为土地贫瘠,人类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而人类越索取,生态越恶劣。要改变贫困,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2018年,我国规模最大的连片土地整治项目——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启动实施,涵盖云南、贵州、四川,其中四川面积最大。

  “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道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金晓斌长期关注四川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在他看来,四川在项目实施中引入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创新开展生态整治新模式,贡献了生态化土地整治的典型经验。

  放眼乌蒙山区,经过整治后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起现代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种上玫瑰和蓝莓;越西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宜宾市屏山县打造“云顶茶海”,发展乡村康养产业;乐山市沐川县擦亮“竹乡”名片,将田园风光与农业园区有机结合……

  不止乌蒙山区,华蓥山区同样也因为生态修复而获益。生态修复后的华蓥山,土地潜力被激活,项目核心区邻水县启动了冷家乡、长安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土地平整、修建灌溉排水工程、坡改梯等治理措施,将土地生产环境进行优化升级。

  有了生态资源的保障,华蓥山区生态产品价值日益体现,社会资本踊跃进村,发展绿色葱蒜、大头菜等蔬菜产业,建成山区蔬菜基地5000亩,带动周边9个村4733户农民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建美“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四川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探索出“土地整治+现代农业”“森林修复+产业发展”“矿山修复+中药材种植”等多种修复模式,通过生态的恢复,带动产业的重构,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米方)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1307112858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