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4/29 09:44:33来源: 四川日报

“腾地”下山,守好大熊猫“老家”

2022-04-29 09:44:33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蹲点点位

  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村

  蹲点时间

  4月26日 星期二 晴

  4月26日一早,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村,一路蓝天碧云、高山巍峨。越靠近目的地,大熊猫的“气息”越浓,路边不时出现大熊猫造型的石墩和指示牌。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一座拱门上写着——世界大熊猫文化发祥地。

  邓池沟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2017年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邓池沟较大面积被划入试点范围。按照“人退猫进”的发展思路,部分村民从山上搬到山下,为大熊猫守好“老家”。

  村民下山住进新村

  给大熊猫“腾地”的村民搬去了哪里?经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界碑,一座宁静惬意的“熊猫新村”呈现眼前。

  沿着曲曲折折的步道和石阶,黄白相间的乡村农屋铺着青色瓦片,一池池碧水倒映着青山和蓝天。

  58岁的韩桂玉是最早一批搬下山的村民,住进了“熊猫新村”的33号小屋。

  “搬下山生活,日子越过越舒心。”说话间,韩桂玉笑眯了眼。过去住在山上,离最近的公路有相当长一段距离,生活生产多有不便。听说可以搬下山住进新小区,韩桂玉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环境可好了,我特别喜欢。”

  将小屋内装修一番,韩桂玉一家人开起民宿。兴奋之余,也有些担心,“花了20多万元,其中有部分是贷款,不知有没有生意。”

  很快,韩桂玉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开门营业以来,民宿就不缺客人。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熊猫新村”进一步规划升级,更多村民搬了进来,民宿形成规模,游客越来越多。韩桂玉还清贷款,腰包逐渐鼓起来。

  隔壁32号的“君情食舍”生意也好。当天,等到13时过,老板李云均才放下锅铲,有空接受采访。

  对于李云均来说,下山算是圆了他的餐馆“老板梦”。学厨的李云均,过去一直在雅安做厨师。2009年,想要离家更近,他回到当地务工,往返蜂桶寨乡和灵关镇运输汉白玉。随着工矿企业等大批退出,运输需求逐渐减少。恰逢“熊猫新村”出现,一直想开饭店当老板的李云均,带着家人从山上搬下来,经营起农家乐。因为手艺好,回头客一拨接一拨,年均收入达16万元。

  如今,像韩桂玉、李云均这样的搬迁村民,在“熊猫新村”里有160多人。去年,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00元。

  青山绿水愈发亮眼

  村民搬下山,人为大自然腾出空间,青山绿水愈发亮眼。

  “树多、鸟多,空气好,水也清澈。”17时过,巡山回来的谢银全向记者说起山上老家环境的变化。谢银全是当地的生态管护员,每天8时30分到17时,是他的巡山时间。

  “工作内容那就多了。”谢银全说,除了森林防火、巡查有无人为破坏活动,还要寻找动物粪便、毛发、足迹等,追踪野生动物活动轨迹。

  这两年,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当地设置了生态管护、社会服务岗位,安置原住居民从事生态监测、环境教育服务等工作,过去的“生产者”变为“保护者”。

  山更绿、水更清,和野生动物的“偶遇”也有越来越频繁。“可惜我运气不好,还没遇到过大熊猫。”谢银全有点遗憾地说,其他管护员遇到过,还有村民见到过下山的大熊猫。

  更多大熊猫的踪迹出现在野外安装的红外相机里:2019年、2020年先后拍摄到同一对大熊猫母子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活动的影像。

  通过长期巡护、监测和宣传,大熊猫栖息环境明显改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全县野生大熊猫数量已增至181只,种群密度居全国第一。

  “大熊猫越来越多,以后巡山我肯定遇得到。”在这片山里摸爬滚打长大,巡山4年,看着这里一草一木的改变,看着家乡环境一天好过一天,谢银全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记者 周海波 薛维睿)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0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