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4/29 14:12:14来源: 新华网

张军:坚决守好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底线 努力为市民群众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2022-04-29 14:12:14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4月29日电(蒋燕)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提出,未来五年,要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表示,全市环保系统将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全面强化智慧环保建设。

  新华网:为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成都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哪些探索?

  张军:过去五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承诺正逐步兑现。着眼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研究形成了成都生态环境保护“1234567”工作路径。每年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650”“626”“620”工程,保卫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天府净土,一整套体系化举措逐步成形、逐年迭代、落细落实。坚持把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全系统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深化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分类施策,发布了全国首个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深入开展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我们率先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发布国内首个城市低碳发展蓝皮书。深入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纳入省委原创性原动力改革事项。在全国首创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和排放监管制度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

  新华网:生态环境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前成都的生态环保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

  张军:从环境质量改善的长期性来看,尽管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与群众期盼、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为明显的距离。以大气为例,去年成都优良天接近300天,但全国339个城市优良天数平均值达到了319天,超出我们20天。要想实现并跑、乃至超越,还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付出极大的努力,特别是在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必须下足功夫。

  从当前存在问题的复杂性来看,2021年12月13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省情况反馈会上通报了11个包含成都市的共性问题和7个成都市个性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不足,也有环境质量的短板,还有监管治理的不到位,涉及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成因,需要处理好发展、保护、民生、安全之间的关系,彻底解决的压力较大、难度较高。

  从持续攻坚克难的艰巨性来看,噪声、油烟等大城市病依然是群众投诉焦点,还需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个别问题整改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甚至久拖不决、“死灰复燃”。

  新华网:围绕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下一步工作如何安排?

  张军: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全面强化智慧环保建设。

  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的生态环保工作要求,逐步统一成德眉资生态保护标准和负面清单,建立成德眉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探索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减排。同时,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监测、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国家级试点,探索实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及时跟进国家有关碳排放统计核算口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降碳考核机制。深化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制定出台碳中和公益行动方案。

  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前瞻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系统治理,加快推动制定成都市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治理、长江上游重点流域保护修复等“十二大攻坚战”实施方案,坚决守好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底线,努力为市民群众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