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9/12 15:13:18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国社@四川|地震重灾区孩子的“爱心妈妈”

2022-09-12 15:13:18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字体:
分享到:

  32岁的罗莲是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幼儿园的一名老师。

  泸定“9·5”地震发生后,她于第二天自发来到泸定县第二中学校灾后临时安置点做志愿者,为安置在这里的数百名来自重灾区得妥镇的群众服务。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和其他志愿者老师带着来自地震重灾区得妥镇的孩子们一起玩彩虹伞游戏。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罗莲整理孩子们读过的书。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些易地安置的群众包括约50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罗莲与其他几名同样是老师的志愿者一起,利用三顶安置帐篷开设了“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阅读、做游戏、做手工等,细心照料、陪伴着这些经历了地震伤痛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帐篷课堂”里有更多丰富的活动,罗莲自费1000多元购买了新文具。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左三)与其他志愿者老师商议当天“帐篷课堂”的内容。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右二)带着来自地震重灾区得妥镇的孩子一起吹气球。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据罗莲介绍,来自地震重灾区的孩子很渴望被关注和关心,一名得妥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曾对她说:“罗老师,你是第一个叫我‘宝贝’的人。”这句话让她百感交集,“小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关注,我就是角落里的那个人。我不愿这些孩子也成为角落里的那个人。”

  短短数天,得妥镇的孩子们逐渐和罗莲建立了蛮深的感情。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街头,罗莲(右)往车上搬运给安置点里孩子们买的文具。为了让孩子们在“帐篷课堂”里有更多丰富的活动,罗莲自费1000多元购买了新文具。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右二)和4岁的儿子翟靖峰一起给在这里上课的孩子准备小玩具和气球。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右二)在登记准备进入“帐篷课堂”的孩子姓名等信息。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前左一)带着孩子们排队准备进入“帐篷课堂”。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第二中学校地震灾后临时安置点,罗莲帮忙收垃圾。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一些孩子在给她的信中说出了心里话。得妥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宋贤妍写道:“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次的后怕,但你却像妈妈一样给足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

  在罗莲看来,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大家都去努力,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好。“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回去看看这些孩子,让他们知道我一直都在。”罗莲说。

【责任编辑:李婷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9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