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09/23 11:54:10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透过新华社记者的镜头,看一看“天府粮仓”的丰收

2022-09-23 11:54:10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字体:
分享到: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位于成都的天府农博园举行。作为第一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在每年的秋分时节举行,今年已是第五届。

  2022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本届丰收节活动主题为“庆丰收 迎盛会”,今年的主场活动也将是历届之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

  ↑天府农业博览园位于成都市新津区西北部,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是四川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积极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落户包括中国农大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在内的多家平台机构。图据成都发布

  说起成都平原,人们总是习惯用“天府粮仓”来形容这片丰饶的土地。自李冰父子2200年前修筑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变为水旱从人的富饶之地开始,丰收的故事就一直在这里上演。

  这一次,让新华社记者用镜头带你走进这些年,发生在成都平原上的丰收故事吧。

  ↑1955年,成都西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利用沙坡间地种植的红苕获得了丰收,这是他们在整理收获的红苕。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 摄

  ↑1955年,成都东光农业社的冬瓜又告丰收,这是社员们正在采摘,准备供给附近的工厂和学校。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 摄

  ↑1955年11月4日,成都机械厂制造的即将运往农村的双轮双铧犁堆满院子。四川省的工业部门及各地供销合作社为了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加强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新华社记者游云谷摄

  ↑1956年9月,成都郊德胜乡长征农业社的孩子们,组织了一个捡谷队,帮助大人干活。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1959年5月,成都市郊区金牛人民公社正在抢收油菜。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 摄

  ↑1959年5月,成都工学院水利系三年级学生和老师在华阳县胜利人民公社和社员们一起打油菜。陈宏彬摄(新华社稿)

  ↑成都市郊石羊公社在小麦丰收之后,进一步掀起了水稻田间管理高潮,力争秋季丰收。图为1960年6月,社员们在水稻田里除虫。新华社记者 陈捷 摄

  ↑1964年四川的水果又获丰收。这是成都市盐市口水果店一角。新华社记者 金勖琪 摄

  ↑1965年9月,成都新都县新民公社第一大队的社员在样板田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 摄

  ↑1975年5月,成都市郊区营门口公社红色大队的社员,正把丰收的油菜籽风干扬净。新华社记者 吴祖政 摄

  ↑1978年8月23日,郫县(今郫都区)各生产队充分利用稻田水面发展养鱼。作为都江堰灌区首灌区,郫都区保留并传承了沿袭千年、独具川西平原特色的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水旱轮作、稻田养鱼、林盘综合利用等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精耕细作。新华社记者熊汝清摄

  ↑1981年4月14日,四川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扩大社员自留地,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一年多时间,全省已扩大自留地330多万亩。这是成都市永丰公社肖家大队四队社员芶本安一家利用自留地种植各种蔬菜,仅这一项全年收入达300多元。新华社记者 吴祖政 摄

  ↑1983年四川省夏粮丰收后,各地农贸市场交易兴旺,上市的粮食、油料、家禽、水产等比往年增多。这是成都市青石桥农贸市场一角。新华社记者 熊汝清 摄

  ↑1984年新年前夕,四川省温江、邛崃、大邑等15个县区在成都市红旗副食品商场举办土特产品物资调剂会。全国28个重点城市大型副食商店应邀前来选购、商谈,以沟通渠道、互通信息。新华社记者陈捷摄

  ↑1986年成都市郊12个县的小麦获得丰收,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粮站里一片繁忙景象。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1993年8月4日,果农们正在包装外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龙泉桃。成都市龙泉驿区自1987年被确定为“农业开发示范区”以来,至1993年水果产值已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新华社记者 杨华 摄

  ↑1995年11月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有一支由40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的科研队伍,多年来,他们在喧闹繁华的都市里埋头科研、默默地和土地、蔬菜打交道,先后培育出上百个优良蔬菜品种,推广面积200余万亩,创经济效益4亿多元,被誉为都市里的“教授农民”。新华社记者杨华摄

  ↑1997年四川省水稻又获丰收,这是成都龙泉驿镇粮食部门在村头设点收购粮食。这一年,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步伐比过去加快,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年,都江堰经过多年的维修和下游配套工程的建设,灌溉面积突破1000万亩灌面,其放水闸门实现电子化管理。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1998年成都市郊,一种价格低廉,适合普通百姓双休日休闲活动的“农家乐”正在兴起。钓鱼是“农家乐”保留节目,自钓自吃,别有一番风味。新华社记者 孙恕 摄

  ↑1998年9月5日,100多台联合收割机在成都平原拉开了水稻收割的序幕。这一年,成都平原800多万亩水稻获得全面丰收,60%以上采用机械化形式加紧收割。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1998年4月21日,春耕时节,成都龙泉驿区农业部门组织科研人员到农村推广新耕制、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民出点子、抓种子、教法子、做样子、探路子,受到农民广泛欢迎,形象地称之为“五子登科”。新华社记者杨华摄(发)

  ↑1999年9月,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镇兴村农民刘献云,在自己的1.3亩地上已收获葡萄近万斤,预计第二茬果还可收3000余斤。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2002年3月,成都龙泉山区一种全新的“赏花经济”正在形成。不少果农利用自家的果园搞起了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农家乐”,每天赏花者络绎不绝。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2002年1月28日,三圣乡花农准备用自家的货车将鲜花运往机场。成都市郊三圣乡过去是有名的贫困乡,通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花木种植技术,以公司加农户、合资合股经营的方式建成花卉产供销一条龙,成为四川闻名遐迩的小康乡。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2002年10月11日,2002年四川西部农业博览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代表团亦参加此次农博会。博览会上四川省推出了133个优质农业项目,投资额达41.1亿元。新华社记者孙恕摄

  ↑200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沿河村村民陈家金正在收摘枇杷。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2004年12月3日,来自北京的蔬果商吴小姐(右)一大早就赶到成都双流草莓基地订货。成都双流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冬草莓,逐渐发展成全国闻名的冬草莓基地。新华社记者 周俏春 摄

  ↑2010年3月11日,成都国际油菜花节在成都金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2012年2月20日,在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育苗中心,工人们将蔬菜苗装车。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汶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崇义镇,是上海市援建都江堰十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的核心示范区,于2009年4月投产。园区为当地农民提供200多人的就业岗位,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穴盘苗2亿株以上,产值上千万元,成为都江堰现代农业的样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地。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13年7月6日,“菜宅送”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将新鲜蔬菜搬到“菜宅送”直通车上。“菜宅送”直通车是一种社区菜市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的新模式车载菜市,通过具有冷藏和智能调度功能的农产品产销数字化直通车,将田间蔬菜直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自2012年4月启动至今,“菜宅送”直通车已开进成都市主城区的30余个社区,以低于市场价5%-10%的价格向市民供应新鲜蔬菜。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2014年4月13日,孩子和家长们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县的一家农场里参加农业竞技活动。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2017年3月8日,在成都蒲江水果现代物流中心,工作人员将包装好的猕猴桃运进冻库。得益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蒲江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让小山村里的水果漂洋过海。产业增收提质增效,使越来越多人选择返乡务农,2016年,蒲江全县返乡农民工15522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17年3月18日,在四川成都崇州市的土而奇农庄,“鸡—蚓—果—草农业循环利用技术”及物联网监测系统构成的智慧农业体系,让养了3万只鸡的农庄没有一丝粪味。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2018年3月11日,在成都邛崃市冉义镇,几位骑行爱好者穿行在花田之间。近年来,四川各地通过”农业+生态+旅游”等模式,以“花”为媒,做强美丽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19年11月14日,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垂直智慧植物工厂”检查蔬菜的生长情况。无人机播种、牛舍自动喂料、果蔬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农业技术,给传统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2020年8月4日,“2020飞防创战纪”科技农服大赛线下总决赛四川站在成都市中化现代农业崇州技术服务中心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的10支决赛队伍、20名植保无人机飞手进行了飞行技能、水稻实地飞防两个项目的比赛,促进了我国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20年,人们在艺术化保留川西林盘特色的道明竹艺村休闲玩耍。目前,成都“农家乐”已发展成为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2020年2月24日,在四川省大邑县四川润地数字农业中心,技术人员使用数字农业监管平台查看农作物各项数据。在四川各地,多种智能化设备投入到农田当中,助力春耕春管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21年,大邑南岸美村·乡村客厅。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让绿色成为乡村人居环境的底色,让宜居成为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写照,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打下坚实基础。新华社发

  ↑2021年2月26日,成都温江寿安镇村名正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制作微盆景,以及利用手机App在线销售。寿安镇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桂花基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村民靠提供苗木产业链上的相关服务以及桂花酒、桂花糕和微盆景等桂花衍生品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022年3月5日,崇州第十届国际自驾赏花节在油菜花田中绽放。郭迎伟 摄

  ↑2022年3月8日,位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内的花卉公园“漫花庄园”人潮涌动,漫花庄园年均接待游客和市民近130万人次,为当地农民创造了约500个就业机会,实现了农业与商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新华社 发

  ↑2022年3月23日,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八角社区,农民在蒜稻轮作田里采收蒜薹。目前,温江红七星大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左右。当地在蒜稻种植中使用无人机、旋耕机等多种农业机械,大蒜远销国内多地。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022年9月9日,在位于崇州的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的稻田里,不到2个小时,100余亩水稻就已经收割完毕。郭迎伟 摄

  ↑2022年9月21日,在天府农博园,寓意着“五谷丰登”的近20幅稻田画在3000亩大田里“徐徐展开”。新华社记者李倩薇、薛晨

  成都丰收的故事里,有五谷花果的飘香,更有家国情怀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造和生活美学的实践。这是成都农民的故事,也是中国农民的故事,秋分稻见黄,大好河山再次披上丰收的盛装,奋斗的歌声响彻在希望的田野上。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