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23日电(记者童芳 李倩薇)9月23日,秋分,在位于成都新津区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9公里外,有着约4500年历史的宝墩古城遗址掩映在一片金黄的稻穗之中。
春种秋收,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自2018年起,中国政府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设在成都新津区。
这是宝墩遗址展馆内陈列的约有4500年历史的碳化稻谷。新华社记者 李倩薇 摄
新津区位于成都市南郊,公元557年始称“新津县”。新津有个比自己名字更古老的遗址,发现于1995年、位于新津区宝墩镇宝墩村的宝墩古城遗址,可追溯至距今约4500年前。
在中国历史上,西南地区一直发挥着“粮仓”作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唐淼介绍,宝墩古城发现了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水稻田遗址,证实这里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对于数千年来以稻米为主食之一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在宝墩遗址展馆中,陈列着约4500年前的碳化稻谷、黍、粟以及古代先民使用的陶器等。其中一块陶器碎片上,清晰地刻画着稻穗的花纹,这些出土文物“还原”了约4500年前宝墩先民的生活。
“宝墩古城考古发现勾勒了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天府田园画卷。”唐淼说。
这是宝墩遗址展馆内陈列的稻穗纹陶片。新华社记者 李倩薇 摄
遗址附近的田地里,正迎来一片热闹的丰收场景,村民王大姐正在收割稻谷,忙得不亦乐乎,在她家田地旁边,更大面积的稻谷正被三台现代化的机器收割。目前,宝墩古城遗址所在的新津区9.04万亩水稻田的机械化收割率已达99%。
展馆500米开外,有一座巨大的烘干中心,来自周边的卡车正源源不断地将今年收获的稻谷运进来。烘干中心的负责人、汪氏家庭农场的职业经理人游静说,这个烘干中心每天能处理近800吨稻谷,预计要忙到10月底收割季结束。
9月20日,丰收的稻谷被运送至烘干中心。新华社记者 李倩薇 摄
新津区宝墩十万亩现代粮油产业园是成都市规划的“天府粮仓”的“十园”之一,这里已建立了农技中心、烘干中心、植保中心、质检中心、培训中心等。
“我们农场已经实现了水稻的耕种、植保、收割、烘干全流程机械化。”游静说,除了机械化工具,当地农民还有了智慧化“新工具”,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装在田里的智慧终端和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空气和病虫害等情况,指导农民合理进行耕作以及精准施肥,对土壤更友好,让粮食更安全。
“现在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情况,以及田里缺不缺水、土里缺不缺肥。”宝墩镇龙马村村民余飞是个种粮大户,种田11年了,他感慨:“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产量也比10年前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