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10/10 11:24:28来源: 新华网

世乒赛里的成都

2022-10-10 11:24:28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10月9日世乒赛团体赛落下帷幕,以蜀锦为设计灵感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国乒男女团再次将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揽入怀中。为期10天的比赛,带给我们有精彩、有激情也有温暖,也带我们见证了乒乓球在成都留下的重要印记。

  可以看到,本届世乒赛团体赛在集中展示天府文化,加强乒乓球与成都的联结之外,也助推了成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碰撞,借助大赛展示天府文化

  在短暂的赛事周期中,“国球”通过丰富的实体文创以及文化展演与天府文化进行了充分碰撞。

  世乒赛“城市文化交流活动”区域内的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里,带有浓厚的成都文化印记的“蓉宝”玩偶、冰箱贴、书签、纪念短袖T恤、城市特色邮票等文创纪念品,受到各国代表团成员的欢迎。不少选手在离蓉时都挑选了心仪的小礼品,把成都记忆分享给家人朋友。

  官方酒店驻地的西蜀廊桥文化街区,针对即将离蓉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举行了“精彩世乒,感谢有您”街区小型音乐趴活动。古典舞《蓉城印象》、变脸表演《水上漂紫金铙钵》以及熊猫互动舞《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等充满天府文化特色的演出,给在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世乒赛团体赛闭环内,成都打造的“世乒村”闭环交流空间里,变脸、汉服、器乐等文化展演,还有剪纸、蜀绣、绵竹等中国文化体验项目,让参赛的代表队近距离了解、贴近成都。其中设置的1000米健身绿道,更是将天府绿道、运动成都进行了生动表达。

  此外,融入了成都地标建筑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元素、成都市花芙蓉花的会徽以及融入大熊猫元素的奖牌,赛后也将成为世界体坛的重要文化遗产。

  加深联结,强化乒乓球卓越贡献城市名片

  成都的城市名片有很多,其中由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联合授予的“乒乓球运动卓越贡献城市”奖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尚属首次。此次世乒赛团体赛的精彩举办,更加强化了这张城市名片。

  2006年7月,经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在成都设立中国乒乓球协会西部国际培训中心。从那时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乒乓球选手来培训,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国乒的“养狼”基地。在2015年该中心也成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批准评级的全球12家“国际乒联高水平培训中心”之一。

  基于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成都先后10余次承接了中国乒乓球队大赛前的备战集训,连续4年举办了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两年举办3次乒乓球世界杯,在国际重大乒乓球赛事引进和执行、国际交流培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

  本次成都通过成功举办世乒赛团体赛,这个由国际乒联主办的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进一步加强了与乒乓球的联结,推动了与国际乒联深度交流,也沉淀了深厚的乒乓球运动群众基础。

  沉淀服务,助力成都全民健身建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利用世乒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前后周期长、观众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等优势,成都把运动促健康作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加快建设健康成都方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天府绿道健身场景、社区运动角等“家门口运动空间”建设。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市乒校城市建筑群,便是借助“国球”改头换面的。2020年7月,市乒校乒乓球馆改造完成,设施设备得以更新,墙面配色进行了美化,灯光系统按照奥运会标准升级。

  除此之外,借大运会等大型赛事落地之机,成都市已完成49个赛事场馆的新建、改扩建。同时,成都市也通过在广场、社会服务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废旧厂房库房等闲置空间植入体育设施,打造出了以府青运动空间为代表的数十个小微运动空间,使各类球场、滑板公园、泵道等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成都已有各类体育场地5.9万余个,大型体育场馆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

  依托环城生态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等户外运动资源,成都因地制宜进行公园城市“镶嵌式”体育设施建设,丰富了城市健身场地类型。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成都已建成天府绿道5188公里,“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城市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9%。

  本届世乒赛团体赛的精彩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成都市各大“坝坝乒乓球”的热度将延续下去,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正在成为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