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耕耘在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线的“五老”,在助力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方面有怎样的主动作为?新华网和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赓续传承心向党 老少携手新征程》系列人物访谈,讲述新时代“五老”故事,立体呈现“五老”主动找定位、明责任、做贡献,锚定使命、同心奋进的坚定信念和生动实践。
本期邀请的嘉宾是来自锦江区的“五老”志愿者曾树林。
成都市锦江区的“五老”志愿者曾树林。
新华网:您认为“五老”应该如何发挥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
曾树林:在部队时我曾经担任“雷锋班”班长,雷锋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密切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红色基因教育熏陶青少年,到学校、企业、机关、社区宣讲雷锋事迹,到困难儿童家庭进行慰问,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雷锋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是我投身关爱工作的巨大动力,为我的关爱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要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关爱初心。
新华网:在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或故事?
曾树林:退休后,我加入了成都市锦江区“五老”志愿者行列,努力做学雷锋活动的宣传者、践行者。我利用孩子们的寒暑假向他们宣传雷锋精神、宣讲红色故事、宣讲党的历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引领孩子们向上、向善、向美。每次讲课前,我都精心准备,上课时根据参加听课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内容,面对面与孩子们交流思想。我还从在生活上关心青少年,让孩子们感到党对青少年的关爱。
新华网:成都正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您觉得“五老”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中?
曾树林: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征程中,作为一位“五老”志愿者,我将传承雷锋精神,书写成都故事,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新贡献。今后我将坚持深入到青少年中,继续讲好红色故事,让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党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