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11/24 09:51:57来源: 四川日报

如何更好救护野生动物?

2022-11-24 09:51:57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放归领角鸮。受访者供图

  全省一年接五千余起“求救”线索,但救护面临不少难题

  现状几何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四川省居民路遇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过去一年,全省林草部门共接到5000余起野生动物救护线索

  难点何在

  救护野生动物,人力、设施、经费都是需要考虑并完善的因素;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宣传不到位,不少人捡到受伤野生动物,不知如何处理

  劲往哪使

  四川省正在研究细化野生动物救护措施,将从平台、机构等多个方面着力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广泛引入志愿者参与其中

  “我在武青南路捡到了一只鸟,可能是保护动物,不晓得怎么办?”11月2日下午,省林草局野保处工作人员接到成都热心市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后,马上联系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派工作人员前去处理。

  这几年,四川省居民路遇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去年,全省林草系统共接到野生动物救护线索5000余起。”省林草局工作人员表示,但野生动物救护管理面临不少难题。

  四川野生动物救护,究竟面临哪些“堵点”?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出镜率”越来越高

  野生动物救护线索,全省一年接到5000余起

  “它躲在草丛边,感觉精神有点萎靡,而且无法飞行。”近日,在成都市温江区,民警汪磊夜巡时,在金马河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幼鸟。他将幼鸟带回派出所临时喂养,并对接专业机构联动救助。经鉴定,幼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

  在四川,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记者在百度搜索“捡到野生动物”,发现绵阳、德阳、雅安等地频频爆出居民、村民路遇受伤野生动物的消息。

  省林草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受伤野生动物的“出镜率”越来越高,收容救护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过去一年,全省林草部门共接到5000余起野生动物救护线索。

  “最常见的情况是群众路遇受伤野生动物,可能是误撞到玻璃幕墙上的小鸟,也可能是与汽车发生碰撞后受伤的鹿。当事人联系所在地的林草部门后,林草部门会根据情况指定救护中心救治。”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安部门也需要在救护中心暂时“托管”涉案的野生动物。

  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全省唯一一家省级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于2019年12月在成都动物园挂牌成立。“中心每年接收70余种、200余只(头)野生动物。”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具备生存能力或者简单处理后具备生存能力的“过客”,会及时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放归,其余的“长租客”则会根据动物种类、受伤情况安排到专门的区域治疗。

  记者了解到,在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各级林草部门的对接下,目前全省已经建立起33家政府认定的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尽可能实现受伤野生动物的就近救治与保护。

  救护并不容易

  专业人才不足,动物“伙食费”也是不小开支

  “哐”的一声,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护林队员根秋泽仁把一整块羊腿放进不锈钢盆,这是雪豹接下来两天的口粮。根秋泽仁救助的这只雪豹受了伤,已失去活动能力,经石渠县林草局研究同意后,暂时将其安置在他家里饲养。

  “雪豹需要隔两三天喂食一次,一次能吃二三十斤肉。”根秋泽仁告诉记者,照顾雪豹的关键是要有稳定的食物来源。由于缺少专项经费,当地部门并没有解决雪豹的“伙食费”,而护林队员和村民需要“众筹”才能凑出一顿肉。

  和根秋泽仁一样关心食物来源的,还有不少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事实上,救护野生动物,人力、设施、经费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缺专家。阿坝州首个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设在四川养麝研究所马尔康养獐场。阿坝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救护站已经具备鹿科动物的救助设施,但养獐场的先天条件,使得救护站在救助爬行类动物和鸟类方面存在短板。“接到部分受伤严重的鸟类后,如何确定救护方案,还需要咨询外地专家意见。”救护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缺平台。在绵阳川北野生动物园,有200只收容救护的孔雀,跟踪每只孔雀的身体恢复情况、把握合适的放归时机是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动物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能建立起一套更加智能的管理平台,提升动物健康监测效率。

  缺资金。雅安市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负责人孙鸿雁表示,除了专业能力和平台建设,动物园里100多位“长租客”的“伙食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两年中心仅在食物采购方面的投入就超过100万元。

  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捡到受伤野生动物的人,第一时间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工作宣传不到位。”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冉江洪表示。

  一系列举措来了

  建省级信息化平台,加大人员培训和救护执法力度

  进入系统后轻轻一点,就能看到当前成都有多少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两年前,这个名为“野保助手”的微信小程序上线。

  小程序可以实现两个功能:林草部门能够实时监测野生动物繁殖情况;收容救护机构可以上传接收到的野生动物照片,交由后台的专家顾问来判断、决定如何处置。

  “每家救护机构有多少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有多少新生命,数据一目了然,还可以看到每只动物的照片。”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存在数量不透明、混养等情况,小程序平台实现了成都范围内救护机构的数据联网,能够实时监测存栏情况和繁育状态。“平台目前正在进行操作流程优化,预计年底前交付全省推广。”该负责人说。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通过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分析,四川省正在研究细化野生动物救护措施,下一步将从平台、机构等多个方面着力提升全省的野生动物救护能力。

  “一方面,要对全省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开展大排查、大摸底,搞清楚到底需要多少救护机构、不同机构之间如何形成力量互补;另一方面,要找到足够的支持资金。”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在调研基础上提出项目申请,积极从国家林草局等有关单位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也希望各类公益机构参与野生动物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针对专业救治力量短缺的问题,将在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志愿者参与其中,“还要明确救助和放归标准,对于部分达到放归标准仍然圈养的救护机构将采取惩罚措施。”(王培哲 记者 王代强)

【责任编辑:徐梦帆】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5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