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12/11 20:11:40来源: 新华网

国社@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红外线相机收获的惊喜

2022-12-11 20:11:40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成都12月11日电(记者张超群)熊猫妈妈在野外带着幼崽嗅闻熊猫之间传递“信息”的气味标记树,随后熊猫妈妈在树上做嗅味标记,仿佛在为幼崽现场传授生存技能,紧接着妈妈搂着幼崽在树下嬉戏打闹起来。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绵阳王朗片区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了这段于今年8月拍摄的珍贵视频。更难得的是,1月在同一点位也记录到这对熊猫母子同框的影像,对比之下,熊猫幼崽明显长大了。

  除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外,岩羊在觅食,扭角羚成群出现在雪峰之上,绿尾虹雉伸长脖子东张西望,金丝猴面对镜头深情相拥,亚洲金猫小崽跟在妈妈身后蹦蹦跳跳……这些,都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在野外布设的红外线相机收获的惊喜。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相继发现一连串动植物新物种,我国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也为其他野生动植物撑起一把保护的大伞。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绵阳片区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岩羊活动的影像。新华社发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专职副局长陈宗迁介绍,一年来,四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加强大熊猫重点生态廊道和野化放归基地建设,保护修复了26.56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公园范围内计划全面清理退出194宗矿业权,分类分阶段退出273座小水电。

  2021年12月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土地岭迁徙廊道发现熊猫踪迹,表明不同的野生熊猫种群试图“串门”甚至跨种群繁衍。为了打通两处大熊猫小种群交流通道,当地废弃了一条山顶公路,重新在山腰修建了一条隧道,建成土地岭迁徙廊道。减少人类活动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间伐密不透风的人工油松林,栽种竹子、浆果,模拟原来的针阔混交林环境,把当地生态改造成熊猫宜居的状态。

  在四川,这样的熊猫走廊还有不少。长约30公里、平均海拔3000余米的黄土梁走廊带,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和甘肃省文县之间,一条成都、绵阳前往九寨沟景区的黄金旅游通道也因此改道,公路主动“钻进”隧道避让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片区内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在雪地中活动的影像。新华社发

  四川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综合运用卫星、无人机、红外相机、巡护员组成“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保护体系。一年来,四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设置663条固定巡护线路,今年已开展巡护8万余人次,监测到野生大熊猫影像724次。

【责任编辑:李婷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1307112920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