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2 12/19 13:54:11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丨浙川协作双向赋能

2022-12-19 13:54:11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字体:
分享到: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胡旭 叶含勇

 

  ◇“抓住东部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屏山发展纺织产业大有可为。”

  ◇“浙江资本+四川资源”“浙江产业链+四川要素”“浙江研发+四川制造”“浙江企业+四川市场”……一系列创新产业协同模式,成功促进一批浙江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在川投资

  从长江三角洲的浙江到长江上游的四川,相隔千里同受一条母亲河滋养。

  依托金沙江水电基地和“西电东送”战略,四川向东部沿海经济先发地区源源不断输送绿能。

  与此同时,从浙江嘉兴到四川屏山,一根丝线串起东西产业协作;从浙江镇海到四川金阳,一棵花椒联动两地资源互补……根据中央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按照“一省对一省”原则,浙江结对帮扶四川,两地正加快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赋能、协同发展。

  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内一家企业的纺织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 受访者供图

  东纺西移

  走进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浙川纺织产业园,宽阔的“浙川大道”车流不息,两旁工厂林立,有的正在生产,有的正在扩建。

  来到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万平方米的车间明亮整洁,上百台机器整齐排开、高速运转,一袋袋盘成卷的原料棉条从这头自动“喂入”,一锭锭成品纱线在另一头自动“吐出”。公司现场负责人侯春春介绍,车间里的机器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涡流纺织机,产品销往全国。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缘的乌蒙山区,也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大县。屏山长期以来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移民迁建到新县城后,有了一定发展空间。“抓住东部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屏山发展纺织产业大有可为。”屏山县委常委、副县长顾建忠说。

  绿色能源是屏山最大的优势,加上人力资源、原材料等形成的综合优势,在深入分析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屏山县明确将纺织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与浙江对口帮扶地共建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

  “东部派出住建、规划骨干力量,驻点协助示范园高起点规划;嘉兴选派15名干部蹲点园区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屏山选派42名干部到东部产业园区、经济部门挂职学习。”在屏山挂职县政府办副主任的浙江嘉兴海盐县干部缪李伟表示,东西部共同谋划,引导产业集聚。

  包括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内,2017年以来,浙川纺织产业园累计引进纺织企业40家、总投资289亿元,预期产值428亿元,初步构筑起纺纱、纺线、织布、服装全产业链。“纺织产业园为屏山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屏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钟贤礼说。

  青花椒上做文章

  时值初冬,位于金沙江大峡谷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天气已经阴冷下来。在金阳县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青花椒精油提取车间,却是一片火热忙碌场面。秋天采收回来的青花椒,在空气中散发出特有的辛香味道。工人们熟练地将青花椒投入生产线,经过初榨、初筛、水油残渣三相分离、提纯等多道工序,生产出浓稠的青花椒精油,灌装入桶后放入冷库保存。

  金阳县依靠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孕育了品质优异的青花椒,素有“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之称,种植面积在全国属第一。全县年产干果青花椒1.15万吨,总产值达11.28亿元,12万群众依托青花椒产业实现脱贫。

  青花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后,出现供大于求,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为此,金阳县谋划建设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在东西协作机制下结对帮扶金阳县,也把目光放到青花椒产业上。到目前为止,镇海已累计投入近1700万元,用于产业园生产和研发设备、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设备的采购,以及产业园展览馆的建设。

  “生产线能这么快到位并投入运行,要感谢镇海区对我们的援助!”金阳县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金阳农投公司生产部经理罗统兵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园区去年开工,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3.7亿元。

  据了解,园区有三条生产线。第一条是青花椒干果的精分选线,年产量约5000吨;第二条是青花椒鲜果保鲜线,年产量约1000吨;相比前两条的粗加工,第三条青花椒精油提取线属于精深加工。

  “青花椒精油在餐饮、食品加工、日化、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用途,比较常见的除了调配青花椒油、火锅底料外,还能用来做肥皂、沐浴露、喷雾、面膜等。”在冷藏库,罗统兵向记者展示了青花椒精油的成品,“要提取这一桶5升的油,需要300斤左右的青花椒原料。这桶油市值3000元左右,如果农户直接卖300斤的青花椒原料,鲜果可以卖2000元,晒成干果后只能卖1200到1500元。”

  “粗加工与精加工结合,进一步挖掘青花椒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可以让金阳的青花椒产业发展得更加壮实!”镇海区驻金阳帮扶工作队队长胡宗玮表示。

  组团式“造血”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说,新的历史阶段,东西部扶贫协作调整为东西部协作,工作内涵、领域、价值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工作方式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工作的理念、机制、抓手、平台等系统重塑、迭代升级。

  在刚刚过去的彝族新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技工学校为23名来自大凉山的金阳籍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并准备了新年礼物。这些学生是入选镇海金阳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首批孩子。该项目面向金阳县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的初三应届毕业生招生,学生完成三年学业后,经考评合格即可无缝衔接进入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而且,在校三年的学费、食宿费等基本生活费用全免。

  “职业教育帮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有效途径。”胡宗玮说,镇海是工业强区,全区有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绿色石化、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特点,对化工和技能人才有较大需求,“通过东西部协作,整合发挥两地资源优势,校地企三方紧密合作创建‘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定向培养新型模式,解除学生后顾之忧,招生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王峻介绍,在“蓝鹰工程”等项目支持下,目前已有3681名结对地区农村学生到浙江职业学校就读。浙川劳务协作实现精准对接,帮助四川34.5万名农村劳动力、4.2万名脱贫人口到浙江就业。

  同时,浙川两省全面深化产业协作发展,强化资本、要素、生产、市场的高效对接。“十三五”时期,四川通过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来自浙江的项目共计582个、总规模超5000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近3700亿元。当前,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深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组团式”工作模式,正在浙川协作体系上开花结果。

  “浙江资本+四川资源”“浙江产业链+四川要素”“浙江研发+四川制造”“浙江企业+四川市场”……一系列创新产业协同模式,成功促进阿里巴巴、大华、新华三、海康威视、富通等一批浙江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在川投资,浙江企业在川投资已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投资遍及四川21个市(州)。

【责任编辑:蒋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1307112921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