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四川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着力建设一批“天府旅游名牌”。目前,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美食六大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已全部公布。“天府旅游名牌”建设旨在优化空间布局、深化融合创新、培育市场精品、调整产品结构、做强文化和旅游品牌,提升四川文化和旅游魅力,推动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依托区位优势,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农耕文化、川西建筑遗存等人文资源,形成民俗节庆游、乡村休闲游、森林康养游等业态。
依托坪头羌寨和中国古羌城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羌文化”体验主题旅游,带动餐饮、休闲观光、避暑康养、采摘体验等相关业态发展。
依托桃坪羌寨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丰富的羌族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以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演绎等旅游业态产品。
依托大渡河雄浑的自然资源和藏羌文化走廊、茶马文化走廊等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文化体验游。
依托稻城亚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形成峡谷观光、星空观赏、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业态,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四好村”。
依托陈毅故里景区、薛苞历史古街等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孝文化旅游,是全国文明村、中国传统村落。
依托柳江古镇等资源优势,形成以休闲度假、非遗传承体验、美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态,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川西民居、古道、古村等特色人文资源,构建起以川西农耕民俗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业态,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一台红色剧目、一堂红色旅游党课、一场红色研学为主线,形成了以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业态,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发展生态旅游和土家族巴文化特色、土家风俗人情民宿体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薅草锣鼓”,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陆游诗篇《岳池农家》为主脉络,充分挖掘“花、酒、丝、姑”四大元素,打造相关文化IP,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依托早白尖茶产业基地,丰富旅游产品形态和商业业态,发展系列茶主题旅游产品,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十佳生态宜居村之一。
形成了竹基地、竹庭院、竹游道、竹建筑等“十个竹”为基础的高桥竹特色村项目,新建以竹文化、竹工艺为主题的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
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园区和康养基地,打造了凤仪湾木屋康养地、欧式风情街等业态,是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是典型的彝族特色旅游村寨,主要发展彝族刺绣、彝族篝火体验、特色民宿等彝族特色旅游,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主要以“产业+旅游+休闲娱乐+体验”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村。
重点打造集科学教育、休闲养生、观光农业、田园情趣为一体的“宋井桃蹊”乡村旅游品牌,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山峰、峡谷等资源为特色,发展康养度假,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拥有月坝高山湿地、近月湖等36个旅游资源,集康养度假、民俗体验、旅居养老、休闲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乡村旅游游览产品。
依托本地文旅资源优势,创新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研学教育、山地运动、野奢露营、康养度假等特色旅游业态。
以传承优秀德孝文化带动乡风文明,将年画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示范地。
以酒旅融合为特色,通过白酒储酿基地等载体,将传统酿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区域内“产业带动旅游、旅游反哺产业”联动发展。
以仙市古镇景区为依托,利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景区配套型乡村旅游,满足游客休闲接待、民宿体验等需求,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有传统古村落、茶马古道遗迹、金沙江大峡谷景观、传统美食九大碗等文旅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宝山温泉度假区、宝山乡村旅游区、太阳湾风景区、回龙沟风景区四大板块,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打造人文生态度假村落,建设了剧场、陶艺工作室、画廊、艺术馆、图书馆、咖啡馆、民宿等多种业态产品,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竹编非遗旅游”为内核、以多元场景营造为抓手,打造了竹编博物馆、来去酒馆等丰富的旅游业态,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形成以许燎源现代艺术博物馆、满村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创创作交流聚集区、特色旅游业态休闲区、微度假小型田园综合体,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农业大田景观观赏、非遗手工文化体验等为特色,建设有乡村十八坊、第五季香境等主要景点,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位于磨西镇磨西老街天主教堂旁,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采用磨西传统民居建设工艺,保留老青砖和主体木梁,体现“天人合一”的环境观。
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的徽派和苏州园林相融,以禅文化为主题,遵循禅意融入当地文化和环境的设计风格,营造了轻奢的禅意文化氛围。
位于汉源县后山村花海果香景区内,精心保留了原宅的建筑结构与格局,屋前栽柳,门口有橘,通透无碍的玻璃茶室、观景露台是民宿的设计精髓之一。
位于孟塘里乡情生态园内,利用景区开展采摘、农耕和祠堂家训文化体验活动,开发农特商品,民宿融古今建筑风格于一体,远离尘嚣,静守乐土。
位于法王寺镇龙挂山景区,依山而建,以禅文化为主题,由六幢具有浓郁川南特色民居风格的吊脚小楼与竹林、茶园、水池、庭院等外部景观组成。
地处“天然氧吧”大邑县境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建筑格局为中式三进院,具有明清时期川西建筑特色,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环境。
位于成都市邛崃市平乐古镇芦沟竹海景区,以川西民居风为基调,由家庭阁楼、日式、休闲式风格构成,装饰主材料为老木头、老砖石、竹子,外观洁白清雅。
位于成都市彭州市桂花镇蟠龙村,兴办民宿学院,开设柒村民宿公益课堂,是民宿人才培训和产业孵化基地,是以瓷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民宿。
东坡肘子以猪肘为食材,辅以花椒、料酒等调料烹制,色泽红亮,肥而不腻、软而不烂,咸鲜麻辣、香味浓郁,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坡肉色泽红亮,肉质软糯,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名字命名,以红烧为主要烹制手法。
汉阳棒棒鸡以优质的土鸡肉为原料,色泽红亮、质地软嫩、麻辣鲜香,深得食客喜爱,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眉山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石棉烧烤色泽红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融合汉、藏、彝等多民族元素,拥有串串烧烤、铁板烧、锅盖烧、网烧、瓦片烧等多种形式,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九襄黄牛肉来自汉源县九襄镇,色泽红亮、肉质细腻、咸鲜麻辣,旧时基本为碗碗牛肉,如今还发展出了汤锅、小炒、粉蒸等形式。
宝兴藏式火锅色泽鲜艳、肉质略软、咸鲜香浓,是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一道特色名菜。
桂兴羊肉以体格健壮、肉质鲜嫩的桂兴山羊为主食材,辅以八角、郫县豆瓣等调味料,用独特的烹饪技艺制作而成,色泽红亮、软嫩多汁、香气浓郁。
武胜渣渣鱼以黄焖、干烧、红烧、煎炸为主制成,色泽红润、肉质鲜嫩、骨刺酥软、咸鲜香辣,此菜所选鱼体型较小,故称“渣渣鱼”。
三汇水八块色泽红亮,质地脆嫩,麻辣鲜香,是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传统名菜。在制作中离不开水,而整只鸡按部位又可分为八块,所以称作“水八块”。
灯影牛肉,灯照透影、薄如蝉翼,色泽油润红亮、鲜香酥脆,入口化渣,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名录。
江口青鳙是平昌县特产,肉质坚实、鲜美且营养丰富。江口青鳙豆花鱼以江口青鳙为主要食材,加上自制豆花鱼调料烹制而成,细滑爽嫩、咸鲜微辣。
南江县特产南江黄羊,肉质鲜美、紧实,以它为食材创制的滋补汤锅汤色乳白,羊肉质地软糯,味道咸鲜。
西充铜火锅以西充土猪肉为主、蔬菜等为辅,有荤有素,有汤有菜,口感丰富,味道鲜美,香气扑鼻。既可配整桌宴席,又可单独成席。
张飞牛肉,肉质细滑紧密,咸鲜香浓。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与传说中三国时期猛将张飞形象相似,由此得名。
筠连椒麻鸡历史超过百年,食材选用乌骨鸡,配以秘制佐料烹制,色泽红亮,肉质细嫩结实,麻辣鲜香,风味独特、口感上佳。
李庄白肉色泽红亮,肉片厚薄均匀、又宽又长且可透光见影,肉质软嫩,咸鲜香辣微甜,蒜味浓郁。
峨眉山雪魔芋与农家土麻鸭、郫县豆瓣等搭配,烹制出雪魔芋烧鸭,色泽红亮,咸鲜辣香,魔芋酥软多汁,鸭肉软糯,香味浓郁。
乐山甜皮鸭选取生长期为60天左右的土麻鸭,用特制卤水卤制,最后入油锅炸制、上糖上色,色如琥珀,肉质细嫩,飘香持久。
西坝豆腐色泽红亮,造型别致美观,咸鲜微辣,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
将鳝鱼炸至卷成圆圈时捞出锅,再炒至两面金黄,成菜骨酥脆、肉细嫩,咸鲜麻辣。炒后的小鳝鱼如龙一样盘卷,由此得名。
将青鱼宰杀、洗净,与泡酸菜、豆瓣酱、坛子肉翻炒,加清水与各食材、调料煮熟,色泽红亮,肉质细嫩,咸鲜麻辣。
将鲜活鲶鱼宰杀、洗净、切块,用各调味料煎炸、翻炒、烹制成麻辣鲜嫩的菜肴,色泽红亮,鱼肉细嫩,咸鲜香辣。
著名画家张大千所创制的大千菜之一,用鲤鱼与五花肉、鲜香菇、郫县豆瓣等食材烧制,鱼形完整,色泽红亮,咸鲜微辣,干香入味。
剑门关土鸡肉质鲜美、口感劲道;剑门火腿,爪弯腿直、腿心丰满,瘦肉嫣红、肥肉乳白,肉质干爽。两者相炖,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鼎锅炖腊肉以猪蹄为主料,用农家鼎锅炖煮而成,猪蹄紧实软糯、色泽棕黄、咸鲜醇厚、香味浓郁。
剑门豆腐形似灯笼,质地细嫩,味道咸鲜、略带麻辣。将豆腐按剑阁花灯形状精细制作而成,代表吉祥喜庆和剑阁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白鸡色泽浅黄、肉质鲜嫩软糯、咸鲜美味、香气浓郁,将鸡肉切块、洗净、焯水,入清水、姜片、葱段等旺火烧沸、小火炖熟。
江油肥肠色泽红亮、汤汁香醇,由猪大肠焯水、洗净、切块,入辣椒翻炒,加入食盐、料酒等调料烧制而成。
糯米咸鹅蛋色彩丰富,咸鲜香浓,风味独特,以优质糯米、鲜红豆、鲜玉米、腊肉等食材填充于鹅蛋内,蒸后食用。
连山回锅肉色泽棕红、咸鲜微辣、细嫩化渣、肥而不腻,由连山供销社餐馆在四川回锅肉基础上精心改制而成。
豆花与泡酸菜、猪肉片、时令蔬菜等食材一锅煮,豆花细嫩、绵而不老,荤而不腻,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遗名录。
白马鸡汤汤清味浓、咸鲜清香,以土公鸡肉、猪油、干花椒为主料,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泸州市非遗项目名录。
古蔺麻辣鸡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麻辣鲜香。在烹制时将土鸡洗净焯水切块,再用辣椒油、芝麻油、冰糖等调制成麻辣味汁淋于鸡块上,香味扑鼻。
尧坝红汤羊肉是泸州市合江县特色美食,成菜色泽红亮、肉质细腻略软、香味浓郁、辣味温和,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合江县非遗项目名录。
米易铜火锅第一层为素菜,第二层为新鲜荤料,第三层为腌腊荤料等,用料多样、质感丰富、风味独特。
盐边牛肉取材自放养牛,佐以川式调味法烹制,色泽自然、麻辣鲜香,肉质紧扎鲜嫩、味浓不腻。
盐边油底肉因猪油凝结覆盖猪肉而得名,色泽浅黄、醇香浓郁、肉质保鲜、肥而不腻,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
牛佛烘肘是自贡特色菜肴,创制于自贡牛佛镇,色泽棕红,肉质软滑、有弹性,咸鲜香浓、肥而不腻。
冷吃兔是自贡盐帮菜名品,色泽红亮、质地酥软、麻辣鲜香、回味悠长,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
富顺豆花颜色洁白、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咸香麻辣、鲜美可口,是四川省级非遗美食,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遗名录。
简阳羊肉汤以羊肚、羊肉、羊肠等为主料,煮于羊骨汤中,汤色奶白、汤汁香浓,肉质熟软、味道鲜美。
樟茶鸭是成都传统特色名品,因用樟树叶和茶叶熏制而得名,色泽深红、肉质油亮、皮酥肉嫩、咸鲜香醇。
盘飧市是成都腌卤食品餐馆,入选商务部“中华老字号”企业名录,所售卤菜、卤肉、卤猪舌等卤菜品种繁多、质地糯软、味道鲜咸。
陈麻婆豆腐是川菜传统名品,以细碎牛肉与豆腐一起烧制,色泽红亮、麻辣咸鲜烫酥嫩俱备,豆腐形整不烂、味道浓厚。
夫妻肺片食材中无牛肺,以牛肉、牛肚、牛心、牛舌等为主,制作精细,片大而薄、色泽红亮、软糯适口、麻辣鲜香,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美食。
鱼香肉丝是川菜传统经典名品,以猪肉、木耳等为主料加调味品炒制。食材中虽无鱼,但成菜具有“鱼香味”,咸鲜甜酸辣兼备、葱姜蒜风味突出。
豆瓣鱼是四川传统特色名菜,在鱼肴烹制中多使用豆瓣酱调味,豆瓣香味浓郁鲜明,鱼肉色泽红亮、细腻鲜嫩、咸辣酸甜。
宫保鸡丁色泽棕红、鸡肉鲜嫩、花生香脆、味道咸鲜酸甜麻辣,以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为主料,辅以秘制芡汁勾芡而成。
开水白菜看似只是清水中漂浮着一棵小白菜,实则是用老母鸡、老母鸭、火腿、干贝等食材熬制的上乘清汤所制,汤汁清澈如水、味道咸鲜淡雅、香气浓郁醇厚。
回锅肉因在烹饪中两次加热成菜而得名,色泽红亮、肉质略软、咸鲜微辣微甜、香味浓郁,蕴含着祈求幸福吉祥等内涵。